往期文章阅读:
六集历史文献纪录片《红色神府》暖春预告 和谷撰稿/东狮影视出品
唐朝的“背影”与说史的操守——读和谷文史散文《唐朝背影》/张翼
“我爱我的家乡”大型融媒体直播 27日12时走进幸福新铜川!
在中国西安,有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西北大学,自1902年建校,至今已经快120年了。现为首批国家“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”、国家“211工程”建设院校、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。
至少40年来,走在这所高校的大道或小路上,你要是问遇到的老师、学生,校长的是谁?他们可能答不上来;你要是问他们知道贾平凹不,他们肯定会马上回答你:知道!现在,贾平凹已经成为西北大学名人,同时也是西北大学的符号。49年来,贾平凹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西北大学中来,是西北大学成就了贾平凹,反过来贾平凹给西北大学也增色不少。真应了那句话:现在你以我为骄傲,多年以后我以你为骄傲。这么多年的恩恩怨怨,从哪里说起呢?又该怎么说呢?先声明一点:已经发生的事儿,在流传过程中可能会以讹传讹,失了真,你看的时候就抱着消遣的心思,千万不要当做正史来看。或者,你当做脱口秀也未尝不可。还是按时间来说吧,这样能捋顺很多东西!
1.推荐上大学(1972年)
贾平凹到西北大学报到那天是1972年4月28日。他是工农兵学员,由村到乡,再到县、市一级一级推荐;你也可以理解为这相当于当时的保送生,只不过和现在的条件不一样而已。总之,没有参加正规的高考。在那个特殊年代,大学停招。国家又需要人才,怎么办?这就有了工农兵大学生;这是国家试图恢复招生的一个尝试。1970年,北大、清华两所大学试点,后来其他高校也开始相继招生。从1970年到1976年,全国各所大学共招收工农兵学员约94万人。北大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
这批学员绝大多数都是从工农兵中直接推荐选拔上来,所以叫做“工农兵学员”,或者“工农兵大学生”,他们的责任是:“上大学、管大学、改造大学”的责任。当时的报纸这样报道:“这些人基本没有经过考试,只要有初中程度,在工厂、农村、军队里呆过两三年,经过单位推荐,领导批准,学校接受,就可以上大学。”
对,贾平凹没有读过高中。乡里搞基础建设,修苗沟水库,要办大会战小报,没有合适的人,于是贾平凹就走马上任了。从此,贾平凹就成了“文化人”, 家乡小有名气的文化人,也因此有了推荐上西北大学的机会。他上大学时候已经20岁了。
也有一个说法是:贾平凹身材矮小,只有1米65高,干一天活儿,只挣半个工分。他娘给他说:水库工地不是要办大会战小报吗?你去办报吧,可以多挣工分。应该说,是贾平凹老娘的建议,改变了贾平凹的人生。
工农兵学员推荐的主要条件是:“政治思想好、身体健康、具有3年以上实践经验,年龄在20岁左右、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、贫下中农、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。但是,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、贫下中农,则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,同时注意招收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。”有一个段子说贾平凹最初被推荐到西北工业大学,专业是飞行器制造,也就是传说中的火箭系,他看到一元二次方程就懵了,这才调换到西北大学学中文。还有一个段子说,是县里革委会主任来苗沟水库工地视察,看到贾平凹办的战报,很喜欢,后来看到工农兵学员推荐名单中有贾平凹,火箭系,革委会主任就说:读中文吧!于是,一句话改变了中国文学史。工农兵大学生课间操是这样的:
他1975年9月毕业,在西北大学生活了3年5个月。
3.西北大学毕业分配(1975年)工农兵学员大学毕业后,国家实行分配工作。在西北大学临毕业时,系上想留他,系总支书记一句话又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,书记说:那娃嘴笨,怕讲不了课。毕业前夕,贾平凹到陕西人民出版社实习;出版社文艺读物编辑组的邢良俊、赵炳坤等人喜欢他,问他毕业分配愿不愿来出版社工作,贾平凹马上说:当然愿意;但我从陕南来,一般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。邢、赵二人说:那不用你管,只要你愿来,我们想办法要你。经过努力,贾平凹如愿地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。一级是一级水平,丹凤县岂能和西安比?出版社编辑工作,更有利于他文学创作。如果他真的留校做教师的话,估计不会成名这么快吧?或许,只是做一个学者。这只是假设,历史怎么走,谁也说不好。4.报考西北大学研究生(1981年)
1978 年底,《满月儿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。1980年,西安市文联创办文学月刊《长安》,到处招兵买马,求贤才。贾平凹已经出了四本书,在杂志社答应解决爱人小孩的进城问题后,贾平凹同意调到《长安》编辑部。1981年,贾平凹报考西北大学中文系郝御风先生的创作论硕士研究生。一同报考的还有他的同学和谷。先考英语;贾平凹原先学过俄语,英文根本就没有基础,临时所学的一点到了考场因为紧张全忘完了,只好在姓名处写了姓名,便举手要求出考场。考场纪律规定“须坐够20分钟方可退出考场”,尴尬的贾平凹只好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呆坐了20分钟,这才出了考场。贾平凹后来回忆说:那时也老实,若胡乱答些选择题,画些对号或错号,也许能碰对几个。结果一笔未画,除名字外,一字未写.吃了零蛋。贾平凹其他两门专业课考得顺利;最后考试总分数列第三。学校有意录取贾平凹,经请示国家教委(那个时候是这个名字),答复是:外语得零分,不能录取。和谷外语也是零分,同样未被录取。就这样,毕业6年后,贾平凹再一次错过了进入西北大学机会。交代一下:贾平凹曾经请教过的陕西群艺馆编辑费秉勋,1978年考取西北大学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,毕业后留校任教。如果贾平凹1981年考上西北大学研究生的话,很可能毕业后也留校任教。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?贾平凹没有考上研究生不一定就是坏事儿,他如日中升的创作不再被打断,他继续在创作的道路上埋头耕耘。1983年9月,贾平凹调离《长安》杂志社,当上了西安市文联的专业作家。5.西北大学教授费秉勋出版《贾平凹论》(1990年)
贾平凹没能进入西北大学继续深造,他的老师费秉勋却注意到他了,从1980年开始,费老师研究贾平凹的小说、散文等,发表文章三十余篇。1990年,费老师专著《贾平凹论》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。2018年,作家出版社也推出了一本由苏沙丽撰写的《贾平凹论》。刘建军1985年、胡河清1993年也写过《贾平凹论》,不过是论文罢了。费秉勋老师可以说是最早系列研究贾平凹的第一人。不说专著,单是论文就有:1)《贾平凹散文的美学探索》上海文学1982年2)《论贾平凹》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3)《贾平凹三部中篇新作的现实主义精神》小说评论1985年4)《贾平凹创作历程简论》当代文坛1985年5)《论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现代意识》小说评论1986年6)《贾平凹商州小说结构章法》人民文学1987年7)《论<古堡>》小说评论1987年8)《谈<浮躁>》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9)《论贾平凹与“生活”》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10)《论贾平凹散文的生命意识》西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89年11)《关于贾平凹的创作》小说评论1990年12)《谈贾平凹的小说新作》文艺争鸣1991年13)《生命审美化——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》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14)《贾平凹与商州》唐都学刊1993年15)《追寻的悲哀——论<白夜>》小说评论1995年16)《<山匪>是不会被历史和时间遗忘的》商洛学院学报2006年这里录的只是中国知网查到的部分。6.西北大学80年校庆,出版《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》(1992年)
1992年1月,西北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,西北大学出版社计划出一批高质量的书作为对校庆的献礼,其中就有《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》,由费老师妻子刘兰出面组稿并策划。当时贾平凹很忙,无暇编选,便让师母刘兰代劳。在谈到稿酬时,贾平凹只说了一句话:“你们看着办!”出版时,贾平凹在扉页上题词:“谨以此书献给母校西北大学”。
书出版了,并在1992年10月的第五届全国书市上被评为文艺类十大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之一。这一年,西北大学出版社再版了费秉勋老师所著的《贾平凹论》,这本书曾获第三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,为西北大学赢得了荣誉。
(突然发现,这本书我高中时从牙缝里挤出来钱买过!)7.西北大学聘任流浪的贾平凹为兼职教授(1993年)1993年4月27日,对贾平凹和西北大学来说,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:贾平凹被聘为西北大学兼职教授。18年后,他终于成为西北大学教师队伍中的一员。贾平凹在答谢辞中非常激动地说:“这一天对我的一生意义非同一般,我将刻骨铭心,终生难忘。”他通过拆字解释自己和母校的缘分:“我姓贾,贾字上半部旁西,下半部旁北(贝),命运的不可知中却隐隐地暗示着我与西字的有关,陕西、西安,现在又受聘于西北大学,能到西北大学来,这是命运所致,是幸运所得。”他真诚地说:“我过去是学生,现在和将来永远都是学生。”谈及受聘原因,他动情地说:“我希望有一个让我继续深造的气氛,这高等学府的空气对我十分重要。如果我以后还能为西北大学做点什么,我也是把母校教给我的东西再贡献给母校!”贾平凹做了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后,迁居到学校分给他的一套两居室内。他喜欢母校的氛围,曾多次要求正式调入西北大学,但西安市一直不放。除偶去西安市文联办公外,贾平凹常住校内,一方面给学生讲课,一方面仍以较大精力从事创作。西北大学分给贾平凹的房子,据说条件不是很好。在他有了名声、也有了更宽敞的住处以后,有老师劝他把房子卖出去或者交回学校之类的。贾平凹回答:不,你没看吗?晚上时候,满城墙都是我的“凹凹”。贾平凹在这里创作并出版了长篇小说《白夜》《土门》,散文集《四十岁说》《坐佛》《小石头记》《走虫》,还编选了两套文集,留下了不少书画墨宝,藏有可观的珍玩异石。在这里创作的文学书画作品和收藏的藏品,日后成为西北大学贾平凹文学馆陈列藏品的一部分。有一个段子说,贾平凹离婚前,就被老婆韩俊芳收缴了钥匙,离婚时他净身出户,居无定所。1993年《废都》出版后,招来了各种非议,西北大学不愿意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子到处流浪,就收留了他。8.西北大学聘任贾平凹为硕士研究生导师(2001年)时间走过新千年,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贾平凹从2001年开始招收当代文学创作研究方面的研究生,他因此晋升为硕士研究生导师,从此与西北大学的教学融为一体。中央电视台“实话实说”节目曾以《校园里来了个贾老师》为题予以专题报道;“贾平凹执教西北大学”传闻证明是真的,他成为西北大学文学院的中国当代文学硕士生导师。还是说段子吧。当时有人说:比起一般的教师只是会讲一些书本的东西来说,可能贾平凹“猛吹”一节《废都》的创作经验对学生更有用。也有人说:创作、研究总有些区别。据说,忙碌的贾平凹作为硕导并没有做实际工作,招收的唯一一届研究生还是其他导师帮着带的,他不过挂了个名而已。好在,贾平凹的名字再也没有出现在招生目录上。社会各界对西北大学培养的大批作家们给予了高度关注,西北大学作家群和西北大学作家群现象更是引发国内学界的思考,西北大学更是赢得了“文学沃土、作家摇篮”的美誉。
此外还有杨维辛(53届)、汪泓波(59届)、高嵩(60届)、李保均(60届)、高云光(60届)、骞国政(66届)、宋桂嘉(66届)、杨闻宇(69届)、肖重声(69届)、赵炳坤(69届)、李佩芝(70届)、和谷(75届)、张书省(75届)、雷涛(78届)、惠慧(76届)、沈宁(77级)、陈瑞琳(77级)、薛宝勤(77级)、赵康太(77级)、赵发元(78级),还有79级的方英文、徐海滨、马玉琛、董惠安,80级的杨建州,81级的刘炜平、丁科民等。
迟子建
张子良
雷抒雁
牛汉
以下是历史事实,不是段子:
西北大学从1902年创校开始就设有中文等学科。1924年,鲁迅先生到西北大学讲学,这是鲁迅先生一生中的唯一一次西北之行,引起全国轰动。中文学科伴随着民国时期西北大学的停办、重建、平津高校内迁改组,走过了不平凡的办学历程。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高校学科调整中,中文系成为西北大学保留下来的几个文理院系之一。至今,已培育大批英才。
李敬泽(左)与郭立宏一起揭牌
2015年11月29日上午,西北大学“贾平凹研究中心”揭牌。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、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彦、中国当代文学学会会长白烨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丁帆、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、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李国平、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李勇、西北大学领导及来自陕西高校、科研院所的贾平凹研究专家、学者与西北大学文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。西北大学因为和贾平凹的特殊关系,有不少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贾平凹,譬如费秉勋教授。现在,西北大学把研究团队整合起来,要在“贾学”研究中占据话语权。2018年9月1日,恰逢费秉勋先生80大寿,“清风高谊——费秉勋贾平凹师生情谊展”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开幕,李星、韩鲁华、段建军、孙见喜等众文化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。
西北大学授予杰出校友侯洵、贾平凹西北大学2018年度玉兰奖。(摄影:马骞)
贾平凹作为校友代表发言。(摄影:马骞)
贾平凹作为校友代表发言
“在我心中,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擀面擀得最好吃的,我的母校,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校。”
“我有一颗心,会想着母校、关注着母校、宣传着母校,力所能及地为母校做些事。衷心祝福母校学院设置越来越多,知名专业越来越多,产生的大师越来越多。”
贾平凹:西北大学建校116年典礼上受奖后的感言
上一次参加校庆,还是在老校区,这一次就在了新校区,面积更大,环境更美,师生更多,而且还给颁奖,母校真是越来越好,越老越亲切!
我这走入社会四十三年里,签过无数次的书,在书上写过最多的一是陕西丹凤县,一是我毕业于西北大学。不管是在什么时代,什么地方,只要一提起西北大学,自己就激动。在我心目中,我的母亲的面是世界上擀面擀的最好吃的,我的母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校。
我毕业于特殊年代,有一个特殊的名称,那就是工农兵学员。我从不避讳这个名称,虽然那时图书馆还不能开放所有书籍,没有正式英语课,学古文还是结合批林批孔学的,但三年半的时间,校园的氛围使我开阔了视野,改变了思维,培养了掌握知识的能力,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,从此我不再是农民,成了知识分子。
知识分子一个最大的特性,就是没有钱,所以四十年来,我未能给母校捐过一分钱,新校还这样高的大校,这么多的绿化,没有我提供的一块砖,没有我提供的一棵树,这是我很惭愧的事。但我有一颗心,念想着母校,关注着母校,宣传着母校,力所能及地为母校做些事。正如拳王泰森所说,他能打遍天下,就是打不过他母亲,我对于我的家乡和母校永远是孩子和学生。一个人要永远做儿子和学生,这就是知恩,但一个人永远只是做儿子和学生,那又是没有好好报答家乡和母校。所以,在在广大的社会上,我们寻找到了自己,就寻到了家乡和母校,我们有作为了,就是家乡和母校的作为。
西北大学已经116年了,在陕西的大学里,它是个老祖宗,是个老贵族。这么多年来,经过一茬一茬的领导,师生、员工的努力,无论学校的规模,教学科研的质量,变化巨大,声名远播,这是令我们这些老校友们高兴的事。我们衷心地祝福,母校的学院设置越来越多,知名的专业越来越多,产生的大师越来越多。
我就说这些感想,谢谢大家!
2018.10.15贾平凹在西北大学“贾平凹文学馆”开馆典礼上讲话
2020年10月17日,在西北大学118周年校庆来临之际,“贾平凹文学馆”举行开馆典礼。这是第六座贾平凹文学馆。2006年9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“贾平凹文学艺术馆”建成并对外开放,之前贾平凹商洛老家有“贾平凹故居”、贵州铜仁有贾平凹文学馆、曲江有贾平凹馆、临潼有“贾平凹文化艺术馆”。此外,2014年商洛学院成立了“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”,2011年初,陕西省文化厅还成立了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。西北大学“贾平凹文学馆”开馆仪式上讲话
贾平凹
西北大学是我的母校,母校能在我毕业45年后建立“贾平凹文学馆”,这是对一个学生的认可,这种认可是我莫大的荣誉。当父母去世后,故乡失去真正的意义,已无法再走进去,而却能再次回到母校,我非常兴奋和激动。在此,我感谢西北大学,感谢西北大学文学院,感谢为文学馆建成而付出辛勤劳动的学校领导、老师和所有的工作人员。说起来,我已有四五个文学馆,有在西安的有在家乡的有在外省的。每次建馆,其实我都很为难,因为他们提出设想,我第一时间就否定了,我觉得我还不配,不要弄那么大的响动,但他们都是有他们的理由须要建,并且说这是他们的事,让我什么都不要管,只默认就行。几个馆就这么建起来了。我能做的,也就是提供些我出版的书籍名单,或给些书稿。母校建的这个馆,位置是十分好,房屋也十分漂亮,我当学生的时候,这地方给我留下特殊记忆。据说在建馆时挖出了一尊唐代的石刻的文殊菩萨坐骑的狮子,这尊石狮现成了西北大学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,这对于文学馆来说,实在是吉祥啊!今天举办开馆仪式,在疫情并未完全消退之期,各方面的领导、学者、专家能来,令我感动,尤其从北京来的吴义勤先生、张清华先生、白烨先生,他们是国内一流大评论家,他们的出席,是给这个馆增辉,是给文学馆加持。我在此再一次向他们致意。馆是建起来了,我在这里更想说的是,这个馆是给了我一份光荣,也是给了我一种压力,为了能配得起这个馆,我得加大努力,把我的文学创作搞好。虽然我将近七十,我觉得我还能写,这个馆将会成为我继续在文学创作上攀登的一种动力。而我还要进步,这就需要各位一如继往地支持我,关怀我,帮助我,指正我。鸟有大树好包容!让我成为一只一直能飞的鸟,让我永远有一棵能包容的树。再一次谢谢大家。(讲话系文學陝軍根据贾平凹主席现场发言及书面稿整理。)
友情提示: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,转发者请注明来源,违者视为侵权。
往期文章阅读:
六集历史文献纪录片《红色神府》暖春预告 和谷撰稿/东狮影视出品
唐朝的“背影”与说史的操守——读和谷文史散文《唐朝背影》/张翼
“我爱我的家乡”大型融媒体直播 27日12时走进幸福新铜川!
【编辑】孙 阳
【主编】秦陇华
你右下角点一个